加缪断言“应当想象西西弗是幸福”的那一刻,屏幕上Unity的物理引擎正忠实地循环播放着我的测试场景:一个粗糙的圆石刚体(Rigidbody)被设置沿45度斜坡滚动,精确计算摩擦力与重力参数,在崖底预设点触发OnTriggerEnter事件后被Transform.position重置回起点。调试日志窗口不断刷新着位移数据——一个完美的、无情的、可复现的虚拟循环。一切都被精准控制,唯独模拟不出那股灌入脖颈的、真实山风刺痛的荒谬感。
此刻,一封新的需求变更邮件弹出,要求为一个交互再次调整逻辑——这是本周的第三次修改。荒诞感瞬间具象化,如此清晰:那些精心设计的逻辑、优化的算法、测试覆盖的代码,在反复无常的“神谕”(产品需求)面前,其稳固性如同推石上山的努力一样脆弱。现代版的诸神戏弄,正发生在每一个功能系统会议的桌上。
但就在Demo版本成功交付甲方,那清脆提示音响起的瞬间,加缪的箴言如同编译成功时那行醒目的绿色日志:“Build Succeeded”。巨石无数次滚落的绝望轮回没有改变,但攀登的姿态本身可以被赋予意义。它不源于石头注定到达的峰顶(项目的最终交付/商业成功),而深藏在每一次代码的提交之中:在重构时对更优雅解法的执着求索里,在为一个细微但能提升玩家流畅体验的优化参数反复调试的专注里,在那无数个因解决了一个顽固Bug而在心里升腾起的微小喜悦里。如同推石者需要汗水的咸涩与肌肉的灼热感,我们也在每一行被赋予思考温度、每一次为触碰灵魂可能性的技术片段中,确认着自身在荒诞世界的清醒存在。石头永远在坡底等待下一次推动,如同新的需求永远在队列中,但驱动手指敲击键盘、让思维之光在数字荒原上垦殖的那份担当与创造欲,本身就是对抗虚无的意义本身。